新北搶救腦中風大行動


    46歲紀女士在家突然昏迷,由119緊急送往急診,經醫師判定「急性腦中風」並鑑別診斷後,即時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IV-tPA),目前已如一般人的正常生活。新北市衛生局長林奇宏指出,影響缺血性中風病患的後遺症有2大決定性因素,分別是掌握3小時的黃金治療時間,以及在這時間內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紀女士非常幸運,能在3小時內被送到醫院確診並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有效阻止更嚴重的癱瘓後遺症。

    衛生局長林奇宏指出,腦中風通常可分為腦血管破裂的出血性及腦血管梗塞的缺血性腦中風。國內多家醫學中心統計,皆指出缺血性的比例高達80%,比出血性高出非常多。血栓溶解劑的作用就是把缺血性堵住血管的血栓溶解掉,讓腦細胞重新得到血液供應,對急性缺血性中風的治療上,是一個重大的里程碑。臨床上,經注射血栓溶解劑的中風病患在治療3個月後,可增加33%的機會復原到可獨立生活,甚至完全恢復正常。

    林奇宏表示,靜脈血栓溶解劑要在發病3小時內,且經神經專科醫師鑑別診斷確定,以及需病人或家屬簽署同意書等才能使用。但根據新北市消防局資料,100到103年共4年期間,中風病人能在3小時內到達醫院,只有20%至24%,且這些3小時內到院的病人,又只有20至25%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顯示國人對中風需緊急就醫,以及即時使用血栓溶解劑的認知非常不足。

    林奇宏說,中風是急症,愈早就醫,治療效果愈好。因此,一旦突然嘴歪眼斜、臉部不對稱(Face),單側手臂無法舉起(Arm),口齒不清(Speek)等疑似中風症狀,務必要分秒必爭地緊急就醫(Time)。為方便記憶而將這4者各取其英文字首合稱FAST快速。要儘量在2小時內就醫,神經專科醫師才有時間做進一步的檢查,以鑑別診斷確定是否適合注射靜脈血栓溶解劑。

    為了呼籲民眾掌握中風3小時黃金治療時間,以及增加對注射靜脈血栓溶解劑的認知,衛生局特邀集專家、醫師,製作中風前兆宣導影片,內容著重及時就醫並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的差異。另一方面結合消防局,針對急性缺血性中風設計注射靜脈血栓溶解劑的圖示說明單張,提供患者或家屬在救護車上先行閱覽。同時也規劃委託專家,研訂相關監測指標及評估執行成效。

    林奇宏強調,中風不同於其他疾病,幸而存活的病人也常因殘障、癱瘓,帶給家庭醫療、照顧及經濟的重大負擔,是國人殘障的主因,也是無人不知,讓人談之色變的疾病。希望藉由提高民眾的警覺性,及時就醫並提高靜脈血栓溶解劑的施打率,提升病人癒後的生活品質及緩解家屬的照顧與經濟壓力。

資料詳洽:新北市衛生局健康管理科 科長林惠萍 電話:2257-7155分機1410



資料來源:點此開啟
檔案名稱
c370a349-db77-4b13-b140-60a93535d4d2.jpg